看病的与卖药的,到底谁更重要?
王福强
果总在群里问了一个问题:
谈谈个人看法。
其实我觉得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,之前我做咨询的时候,其实也会有这样的臆想,但客户可不是这么想的,既然是做生意,那么肯定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。
单纯的商业模型是很容易理解的,比如非标高客单价VS标准低客单价,但实际的市场远非模型这么简单,还要掺入更多人性与利益。
其实,把医疗跟商业相提并论是直觉上合理,但实际上并不合理的事情,就像之前有的公司老板跟我开玩笑说让我这个“技术老中医”帮忙看看团队和产品技术,但实际上,商业就是商业,医疗和商业相提并论,就是把短效与长效混为一谈。
作为病人,肯定希望短效,有好药,吃完病马上好,这是病人的诉求,但换过来,假如你是医生端,如果按照传统中医的优良美德,那肯定你也跟病人同疾苦,一副药搞定。但假如你要通过你的医术挣口粮,你还会医德高尚吗?我相信很多医生都是医德高尚的,但医疗商业化之后,双方利益是不是有些冲突?为什么有句话叫“好药可不是好商品啊”?
换到咨询市场也是类似的尴尬,你咨询完了,方案出了,整个商业活动就终结了,后面的交付和维护才是大头儿,但这些长效的商业活动已经跟你无关了。你甘心吗?😉
在国内市场,咨询没法主动形成有效复购,只能通过打新形成增量,所以,很多咨询公司,尤其是IT咨询公司才会通过咨询加产品或者项目的形式绑定用户,一定程度上算是某种复购。 同样,这样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也把短效的商业活动变成了长效的商业活动。
商业的是长效,投机和侥幸才要短效。
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独立、无利益相关才是对客户好,但实际上,客户,尤其是ToB客户要的不是这些,toB客户要的更多是:
一个接口方给我全部搞定,自己整合,开什么玩笑,累死我啊, 别给我找事儿、找麻烦
出了事儿你得给我背锅,没实力背锅?那滚犊子
便宜点儿、再便宜点儿、再便宜点儿…
「福强私学」来一个?
「福强私学」, 一部沉淀了个人成长、技术与架构、组织与管理以及商业上的方法与心法的百科全书。
开天窗,拉认知,订阅「福报」,即刻拥有自己的全模态人工智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