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待客之道》依然在说那个最古老的道理…
王福强
只不过,是以Seven-Eleven(7-11)自己的方式在解读。
刚读完《待客之道》这本书,整体感觉就是,重新以(7-11)自己的方式解读什么叫做客户第一(Customer First)。
略微摘录几个点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。
物和事
作者 说的物和事,其实我理解就是产品和服务, 对应的是功能与感受,在物资匮乏的时期,顾客可能更关注“物”,也就是产品和功能, 但在物资过剩的年代,顾客可能更关注购物体验了,也就是感受,毕竟,这个阶段,所有的物其实都具备基础功能,不需要单独做过多的考察。
这个时候,商家如何规划和设计整个购物流程甚至“最后推一把”成了业绩整体提升的关键。
为顾客着想 VS. 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
其实,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很难区分这两者的区别(包括我),但要想真的有效提升转化效果,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问题要更加有效。 为顾客着想很多时候只是卖方的一厢情愿,就好像自己喜欢喝热水,就认为苗木或者小动物也喜欢喝热水一样。
不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问题,慢慢就会进入“不毛之地”, 也就是没成交,一毛都挣不到 …(我自己解释的, 不知道对不对🤷♀️)
动作与工作
当然,对于动作来说,书里用的原词是“作业”,我就直接换成动作,方便大家理解。
对于有些国家的文化来说,其实鄙视动作而推崇员工应该认真工作是对的,但对于有些国家来说,我觉得有待商榷吧!
可能有些时候,保证标准动作反而会成为特定环境下某类成功企业的基础和保障。
总之,我觉得不可一概而论。
假设和验证
我觉得这个「假设和验证」可能比我之前经常提的「试错」或者Trial & Error要更贴切,为什么呢?
「试错」或者Trial & Error从字面上来看,有种让人觉得好像测试或者实验就是为了等待错误和Error似的,其实,错误和Error只是达成预期目标路上可能遇到的过客,而不是最终目标。
所以,「假设和验证」的提法会更好, 不要迷失在过程与反复中而忘了最终目标。
传递不出去的东西等于不存在
这个就跟我们老话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类似,偏营销与品牌影响力层面的东西,说得也没问题,不营不销,好东西也找不到。顾客找不到你,不就相当于你不存在嘛(等效)。
小结
道理都懂,剩下的就是结合自己的生意和日常运营怎么应用的问题了。
不知道,你的生意有没有相关的最佳实践和总结呀?!
「福强私学」来一个?
「福强私学」, 一部沉淀了个人成长、技术与架构、组织与管理以及商业上的方法与心法的百科全书。
开天窗,拉认知,订阅「福报」,即刻拥有自己的全模态人工智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