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设、流量与成交

王福强

2025-03-15


这本书还挺有意思的,说明白了短视频到底应该怎么做的道与术, 有人会把这些东西都归类为“骗”,这个就一个人一个价值观了。

恰好可以牵扯书里对我触动最大的一个内容点,

那就是要敢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。

任何一种观点背后都有一群人支持或者反对,所以,不要保持中立的态度(也就是理中客), 因为中立就意味着没有用户

这个观点为什么对我触动最大呢?

因为我就是不愿意表达“偏”的观点,或许是常年职业习惯或者思考习惯导致的,

虽然知道冲突和偏执更有流量,但要真的为了流量搞流量,还真下不去嘴 🤣

这本书第二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案例就是他一个徒弟的案例。

他的这个徒弟按照他的短视频打法做的第一个号做“废”掉了,

这个“废掉了”不是说没有粉丝量或者关注度,而是说没有了变现的可能性。

为什么呢? 因为虽然粉丝量和关注度也挺高的,也做了大半年,但最后发现,这个账号的内容和形式吸引的都是小孩子, 而且账号内容迎合的是小孩子的情绪价值,但小孩子没有付费能力,所以,从商业角度来说,这个账号继续投入的意义就不大了。

所以他这个徒弟就忍痛舍弃了这个账号,重新启动了一个新的账号做新内容。

这个案例我觉得挺好,主要有几个点:

  1. 一个事情看不到可能性之后,敢于舍弃前期的大量投入,完全抛弃,重新开始,能做出这个决策首先就很牛逼;
  2. 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么样或者你感觉怎么样就能做成的,大部分时候都是通过做事,做过之后,才知道用户群对不对,需求有没有抓准;
  3. trial & error 意味着试错成本,没做过的,应该没这个体感 😉

第三个我觉得可以分享的就是,

作者最后提到一个点,那就是,虽然他挑了两个成功案例,但不意味着谁找他学习都能成功。

这个倒也是实话, 一个是每个人特质不一样,另一个就是市场需求也不是你想抓住就能抓住,所谓真需求,说说容易,抓住很难,需要付出实际的成本和投入。

不过,营销嘛,肯定都往好了说,都挑好的说,别在做事的时候用营销的套路忽悠自己就行。

最后,送大家一幅海报:

犯错是进步的阶梯。

不做事,自然不会犯错!


>>>>>> 更多阅读 <<<<<<


「福强私学」来一个?

「福强私学」, 一部沉淀了个人成长、技术与架构、组织与管理以及商业上的方法与心法的百科全书。

更多精彩内容...

footer img for kb.afoo.me

开天窗,拉认知,订阅「福报」,即刻拥有自己的全模态人工智能。

订阅「福报」